中華臺灣詹姓宗親總會
詹宣勇會長:
詹昭榜創會會長、統宗譜會長:
在閣下及歷屆會長的領導下,貴會各項亊業與活動成績卓著,堪為楷模。祝願天下詹姓一家親,貴會會務一帆風順、萬亊勝意。
海峽兩岸解凍伊始,錫富宗長即組團率領宗親到饒平、安溪尋根祭祖,隨之臺灣宗親足跡遍佈大江南北,修墓建祠、祭祖獎學等交流活動蓬勃開展。《同源一脈》、《宗親總會會刊》等為兩岸詹姓宗族架起了溝通血脈親情的橋樑,厥功至偉。今致函就編修《詹氏學傳公宗譜》與貴會商酌,懇望拔冗賜教,共襄盛舉。
詹氏經濟文化交流協會倡修並實施《中華詹氏統宗譜》工作已逾十年。饒平詹氏協會醖醸籌備時,為配合統宗譜,就把編纂《詹氏學傳公宗譜》列入主要議題,聯絡各地學傳公裔宗親團體達成共識,組織編寫了宗譜的《編纂總方案》(初稿)。饒平協會成立時,同時成立了有各地各支派人員組成的宗譜編委會,討論通過了《編纂總方案》。臺灣宗親因時間倉促未能與會,僅公佈曾聯繫過的邦畿、璋漢宗親為編委會顧問、委員,其他成員尚待貴會薦舉。邦畿、璋漢宗親多次為宗譜提供了人物及族譜等資料,謹表謝意。
經過幾年努力,宗譜編修取得了可喜的進展。宗譜的體例、凡例等在實踐中得到了進一步細化、完善;收集了各地各支派的新老族譜資料,理清了世系,積累了宗譜所需的文獻、人物、藝文、居地風光等各方面的內容;為一些早期遷徙遠地祖源模糊、世系不明的支派弄清了來龍去脈;饒平詹氏全縣總動員統修族譜,材料已基本集齊,正在全面編撰,預計年內可付梓出版。
茲附上《詹氏學傳公宗譜》目錄(草稿),供參考。鑒於學傳公裔孫分佈廣、人口多,篇幅浩繁,為便於各地宗親既綜覧全貌又詳悉本支世系,擬將目錄中的卷首、文獻、人物、附錄等篇匯總編為一冊(即“總冊”),內容涵蓋學傳公裔全宗族範圍,反映宗族歷史狀況、文化特點和當代宗親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。世系篇除在總冊闡明歷史源流、衍派、遷徙和分佈外,各支派或各地根據具體情況自行編修世系分冊。這樣,擁有總冊和所在支派的世系分冊,就可掌握宗譜全貌。
為了《詹氏學傳公宗譜》內容更加翔實豐富、多姿多彩,成為傳承家族歷史文化的家藏史藉,懇請貴會對宗譜目錄(草稿)提出寶貴意見,並提供有關臺灣方面(認可和需要補充)的文字或照片資料。
在此對某些條目謹作簡要說明:
詹氏族地風光照片及簡介——可選擇較早期渡台創業發展以及繁衍人口較多、影響較大之地;
禮儀習俗——指具有當地代表性或保留祖源地特色的禮儀、習俗;
歷史亊記——指對民生影響較大的社會政治亊件,以及家族內部發生的較大事件;
軼聞典故——指世代口耳相傳的有關宗族生存發展、名人賢士的故亊;
人物篇——包括詹氏全族著名人物、學傳公裔名賢兩大部分。宗內名賢根據其地位、聲望分別以傳記(生人不立傳)、簡介、名錄入編,儘量記述其籍貫、世次(輩份)、生卒時間、職稱、職務等。
宗親組織主要領導——詹氏大宗祠歷屆董亊長、詹姓宗親總會歷屆會長照片、簡介;副董亊長、副會長、秘書長及各縣市宗親會長名錄;
世系篇——充分發揮統修宗譜的有利條件,兩地配合多方尋找線索,著重解決源流未詳的渡台祖與饒平祖源地的世系銜接,理清支派脈絡,各有所宗。
饒平是學傳公宗族的主要發源地之一,是詹姓人口最多的縣,是清朝以來衍派臺灣詹姓的主要祖源地。所以,兩地的宗譜編修工作對全局至關重要。當代臺灣編纂《詹氏族譜》比大陸早三十多年,民間宗親社團組織也更健全,敬祈貴會組織得力人員收集整理有關臺灣詹氏的宗譜資料的工作,並推薦《詹氏學傳公宗譜》編委會成員,為宗譜編修作大貢獻。
為理清饒平渡台祖的祖居地和入台創基地及世系源流衍派情況,謹附《饒平詹氏渡台祖簡況表》一份。由於歷史久遠,族譜資料不全,還有一人多名、古今地名變遷等因素,要做完美難度很大。兩岸分頭收集(包括口傳資料),綜合考證,共同努力把未銜接的世系理順,效果會更好些。表中所列,不一定準確,還須核正。當否,盼多賜教。
敬頌
康泰
廣東省饒平詹氏經濟文化交流協會
2013年4月16日 |